恭賀!台灣盃火箭競賽 陽明交大成功挑戰火箭任務-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的學生,與聯合大學組成「好討厭的感覺啊」,奪下大專組第一名佳績。
【火箭競賽團隊介紹】
競賽組 好討厭的感覺啊團隊介紹:
來自陽明交通大學與聯合大學的好討厭的感覺啊是校內NYCU UAV Team成立的隊伍,團隊以創意命名火箭「果然A夢」,象徵堅韌與創造力。火箭搭載可自主導航返回的無人機,挑戰難度極高的返場任務。團隊以機械工程專長為基礎,結合飛行控制與系統整合,展現幽默背後的技術實力。他們以熱血與實力呼應太空夢想,點亮屬於學生的未來。
競賽組 STAR-KILAKILA 團隊介紹:
STAR學生火箭團隊由全台跨校熱愛火箭工程的同學所組成,清大工科系陳燦耀教授、林洸銓教授與陽明交大太空所魏世昕助理教授為指導顧問,並在清大工科系的資金、場地與行政資源支持下成立,我們希望藉由開發垂直回收火箭技術挑戰美國自降落火箭開發競賽與參加火箭台灣盃,作為台灣學生太空技術實作平台極力爭取國際認可與國內殊榮。
集合國內五所大學,包含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逢甲大學與中央大學,成員來自各方專長包含工科、機械、電機、太空、航太等科系。我們KILAKILA火箭特色為NASA登月艇Qball酬載與AOA fin攻角計,目標為比較兩種方式所測得的火箭攻角,並設計側開方式的十字降落傘目標安全落海回收火箭整體。
競賽組 Formosan Fox Rocketry團隊介紹:
來自陽明交通大學的Formosan Fox Rocketry竹狐火箭隊,於2022年成立,以製作競賽火箭為主的一個社團,過去參與了兩屆的太空港美洲盃SA Cup。今年火箭名稱Hermes,新增了許多新的功能。包括與中央合作的酬載搭乘計劃、拍攝火箭飛行狀況的相機、自製的二氧化碳脫節系統、可拆卸式尾翼等。
競賽組 ATLab團隊介紹:
來自中央大學一群對於火箭和工程有熱血的學生,團隊名字ATLab代表著開發(Aeronautic )航太(Transportation)載具的團隊,而這次透過台聯大系統與陽明交通大學太空系統整合課程SSTT團隊進行技術交流和互相精進,其中我們火箭的特色就是透過兩側的小翼裝載天線和相機,同時透過與SSTT的航電共享平台達到更高的協作空間。
競賽組 SSTT團隊介紹:
來自陽明交通大學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是由魏世昕教授指導的太空系統整合課程所組成的隊伍,SSTT (SS Test Two/SS to Taipingyang)為延續去年SSTO (SS Test One/SS to Ocean)的成果,火箭特色是使用再生碳纖維管箭身與再生碳纖維尾翼設計,降落傘的機構採reefing二段式開傘,藉此縮小火箭降落的範圍及開傘的瞬間張力
https://www.nycu.edu.tw/nycu/ch/app/news/view?module=headnews&id=2994&serno=e0610982-1b60-44f4-8b32-986e9d950344